美团和饿了么在抵制无序竞争的呼吁中,提出以“比品质”“比服务”取代“比价格”,并呼应《反食品浪费法》,这标志着行业从恶性内卷向理性发展的关键转折。过度补贴不仅扭曲市场,更造成食品和物流资源的巨大浪费。在追求增长的迷雾中,外卖平台的自我约束能否成为破解可持续发展难题的钥匙?
2025年8月1日,中国外卖江湖上演了一出“世纪大和解”——美团、饿了么、淘宝闪购这三大巨头,竟然破天荒地“梦幻联动”,齐刷刷地发布声明,高调呼吁抵制无序竞争,并承诺要“规范促销行为”。这波操作,无疑是给之前甚嚣尘上的“0元购”狂潮,踩下了一脚急刹车。还记得那段“全民薅羊毛”的癫狂日子吗?“1分钱炸鸡”、“3块钱咖啡”刷爆朋友圈,仿佛不“白嫖”就错过了整个宇宙。然而,这表面光鲜的“泼天富贵”背后,却是商家在血泪中挣扎,骑手在生死线上狂奔,平台在资本泥潭里烧钱烧到心颤的“赛博内卷”大戏。
这种“卷王”式的补贴大战,本质上就是一场资本的无底洞游戏。谁能砸更多的钱,谁就能暂时“赢麻了”,但这种胜利是畸形的,是典型的“饮鸩止渴”。商家利润被压榨得比纸还薄,甚至出现“倒贴钱”的荒诞局面。为了生存,谁能保证他们不会在食材上“偷偷摸摸”地做文章?食品安全这根弦,在这场无序竞争中被绷得岌岌可危。更别提那些“风一样的男子”——外卖骑手了。为了多抢几单,超速、逆行成了家常便饭,高温天中暑晕倒的新闻层出不穷,他们的生命安全和劳动尊严,在这场“烧钱游戏”里被无情地“献祭”了。据统计,在某些补贴高峰期,骑手交通事故率飙升,甚至有医院急诊数据显示,外卖骑手外伤患者同比激增45%。这哪里是送餐,简直是玩命。
然而,最令人触目惊心、甚至有些反胃的,是那些被“0元购”催生出来的“幽灵订单”和“赛博垃圾”。想象一下,在某个“0元购”狂欢的周末,一家热门奶茶店的后厨,订单打印机疯狂地吐着单子,店员们手忙脚乱,汗流浃背,以为这是生意兴隆的巅峰。殊不知,有近一半的订单,最终的归宿不是顾客的胃,而是垃圾桶!当夜幕降临,店门关闭,堆积如山的纸杯、塑料吸管、未开封的奶茶被粗暴地倒入泔水桶,绿色的茶汤、珍珠、芋圆混杂着塑料垃圾,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气味。这不仅仅是几百杯奶茶的浪费,更是背后无数水、电、茶叶、牛奶、塑料等资源的无谓消耗。据不完全统计,仅在某次“0元购”活动中,一家中型奶茶店一天内因无人领取而废弃的饮品就高达数百杯,相当于浪费了数吨的食材和包装材料,而这些垃圾最终都将给我们的环境带来沉重负担,加剧了“白色污染”和碳排放。那些被丢弃的食物,仿佛在无声地控诉着这场资本狂欢背后的生态代价,刺痛着每一个有良知的人的心。这简直就是一场现代版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只不过“冻死骨”变成了被浪费的食物和被污染的环境。
面对这种“双输”甚至“多输”的乱象,监管部门早就看不下去了,多次“约谈喝茶”,要求平台“收敛一点”。而这次平台们的集体“自省”,与其说是幡然醒悟,不如说是政策监管和市场压力下的“不得不为”。毕竟,谁也不想成为下一个被“反垄断”大棒敲打的典型。从“比价格”到“比品质”“比服务”,这不仅仅是口号的转变,更是外卖行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求生之路”。美团提出要构建消费者、商家、骑手与平台多方共赢生态,降低商户经营成本,提升骑手权益保障水平。饿了么和淘宝闪购则强调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建立“倾听-征询-优化-反馈”体系。这些都表明,平台开始意识到,只有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服务,才能赢得长期用户的“芳心”,而不是靠短期补贴来维系虚假的繁荣。
告别“0元购”的时代,意味着我们作为消费者,也得“人间清醒”一点。也许以后再难有“白嫖”的机会,但换来的是更安心的餐品、更准时的配送和更健康的行业生态。当外卖平台不再盲目烧钱,而是把重心放在技术创新、服务优化和商家赋能上,我们才能看到一个真正繁荣、可持续的外卖市场。这场从“价格战”到“价值战”的转型,不仅需要平台的“自律”,更离不开政策的“他律”和我们每个消费者的“理性投票”。未来,我们期待的不再是那杯廉价的“0元奶茶”,而是安全、美味、有温度的“品质外卖”。外卖行业能否真正告别“内卷”,走向一个多方共赢的“星辰大海”?我们拭目以待。但请记住,每一次“0元购”的狂欢,都可能在某个角落制造着“赛博垃圾”,而我们,绝不能成为这场浪费的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