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人心的领导,往往偏爱那种擅长说好话、表情管理到位的机灵下属。
我还是更喜欢那种有啥说啥、不拐弯抹角的直性子员工。
糊涂的君王大多会偏爱前面说的那种人,就像年轻时的朱祁镇一样。
好的君主通常更喜欢后者这类人,就像李世民一样。
这么说吧,齐威王这位齐国的国王啊,可是个有名的明君。
为啥会怀疑忠诚老实的田忌呢?
要知道那时候37岁的齐威王正年轻力壮,特别需要能干的大臣来帮忙。
田忌是个大英雄,还是皇亲国戚,正值身强力壮的时候,却不得不跑到楚国避难,难道真的只是因为他政治上的对手邹忌在背后搞鬼吗?
难道是忠臣田忌变得太过霸道,成了手握大权的大臣,对齐威王的王位构成了很大威胁?
【一:广开言路的齐威王为何容不下忠心耿耿的“田忌”】
齐威王是齐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位国王,他因为乐意听取别人的好建议而被后人广为传颂。
很明显,他并不是那种心胸狭窄的人,可为啥就是容不下对齐国一直忠心到死的田忌呢。
这事儿得从那场轰动全城的赛马大赛开始说起:
大家都知道田忌爱和齐威王比赛跑马,可每次都输得一塌糊涂,只能灰溜溜地回家。
齐威王是个大王,他的马儿质量肯定顶呱呱,养马训马的人也都是高手中的高手。
田忌赛马输给国王,其实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儿。
就好比现在大家常玩的“工作麻将”,说到底,不过是为了让领导高兴罢了。
田忌每次赌博都输,这似乎成了他和君王之间的一种“玩乐小趣”。
特别是每次看到田忌那副无精打采、信誓旦旦地说下次必胜的逗趣模样。
齐威王就像个慈祥的老大人,瞅着那调皮捣蛋的小家伙,时不时还给他点温暖,生怕他磕着碰着了。
就像公司老板更喜欢那些能力经验不算强,但性格好又肯拼搏的新员工。
这种人很安心,也很容易感到满足。
那些经验丰富的“老滑头”最让领导头疼。
一是怕仗着年纪大就摆老资格;二是怕觉得自己功劳大就满腹牢骚;三是怕话不投机就带着队伍闹矛盾。
人的心思说变就变,感情也容易变淡,老板同样也是普通人,也有会害怕的时候。
当一个人心里对某件事感到“害怕”时,不管是啥情谊、道义还是真相,都压不过“恐惧”这头猛兽。
说起来,上次赛马田忌输得挺惨,后来在齐国使臣的介绍下,他认识了孙膑,并从孙膑那里得到了一个关于赛马的好主意。
那天,田忌急不可耐地找到齐威王,信心满满地说这次肯定能打败他,还提议把赌注加大一些。
齐威王以为田忌又开始“胡闹瞎折腾”了。
直到田忌采纳了孙膑的策略战胜了齐威王,赌马输点钱倒是小事,但大家心里都明白,事情这么反常,背后肯定有问题。
然后齐威王知道了田忌赛马的方法后,
随口问道:“将军以前输了好多场比赛,今天咋就忽然想到用这个妙招了呢?”
田忌得意洋洋地说:“大王您可能不知道,我最近碰到一个特别厉害的人才,说出来您肯定也会吓一跳。”
齐威王装作很吃惊的样子问:“到底是哪个人让将军这么器重呢?”
田忌兴高采烈地把腿脚不便的孙膑领到齐威王面前,瞧见田忌因为赛马赢了而得意洋洋的样子,齐威王起初只当这是一场小玩乐,并没太往心里去。
可当他得知大名鼎鼎的孙膑悄无声息地当上了田忌的军师后,心里就很不高兴。
齐国有个励精图治的国王,喜欢听大家的意见。当齐国的使臣发现了有名的智者孙膑时,他并没有立刻去告诉国王,反而是先跑去了将军田忌家里。
他们现在是不是眼里只盯着田忌,都看不见我这个国王啦?
这件事让这位本来还算“大度”的国王,心里也泛起了浓浓的不安。
一旦有了裂痕,好多东西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悄悄改变。
就是因为这条裂痕,邹忌才有了机会陷害田忌,最终让田忌逃到了楚国。
【二:齐威王真的认为田忌会造反吗】
老话说得好:
人们的心思难以捉摸,说白了就是:
不管你讲了些啥,那都是你的话,我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哪能猜得到你心里到底怎么想的。
即便是现在的测谎仪,也只能测出你说某句话时有没有紧张,对于那些心理素质很好的人,还是没办法确定真假。
你现在说的话,可能是真心话,但过一会儿会不会改,谁也说不准,就连你自己心里可能也没底。人生嘛,就是变化莫测,啥事儿都可能发生。除非你离开了这个世界,那时候,你就不会再有任何变化了。
这位田氏首领,不仅出身皇族,还是由族人推举上位的,单从身份这点看,他就比一般的权臣多了份争夺王位的“说服力”。
再者,他打仗勇猛,很多次都为国家建立了非常大的功劳,真的是战绩辉煌,功劳大到连君主都盖过了。
从历史上各个朝代换来换去的情况能看出:
一个王朝要是运转得好好的,除非它变得特别弱小,被其他国家给灭了(不过这种情况在末代皇帝那会儿不太常见)。
一般来说,最容易抢皇位的,往往是自己的亲兄弟或者叔叔侄子这些家里人,然后才轮到手上有兵的大将军。
比如说,唐太宗李世民是通过杀掉自己的亲哥哥和亲弟弟,才坐上了皇位。
比如说,隋文帝杨坚既是皇帝的亲戚又是大权在握的大臣,他手里有很多兵马,而且出身非常高贵。
这么说吧:对于那些坐在高位上觉得孤单的皇帝来说,身边越亲近的人,反而越可能是个隐患。
田忌呢,就像是这两种最容易搞篡权的人合到一块儿了。
田忌真的会起兵反叛吗?对于聪明绝顶的齐威王来说,他是不是真的最关心田忌会不会谋反呢?
很明显,这件事的核心已经不再是关于会不会造反的争斗了。
而是田忌现在完全有了起兵反叛的实力。
拥有宝贝却无过错,反而会因这宝贝惹祸上身,这正是齐威王最担心的事情。
难道我这个君王,以后得看田忌大人的脸色行事吗?
田忌大人一开心,咱们国家就太平,百姓也安乐。
要是田忌大人一生气,我的地位可就不稳了。
我心想:换做任何一个国王,都不会容忍这样的事情:自己的床边怎能让别人呼呼大睡呢。
就在这时,问着“我和徐公谁更帅气”的邹忌恰到好处地登场了。
公元前354年,赵国因为是齐国的盟友,被魏国攻打围住了,只好向齐国求救。
得注意一下,齐威王原本打算派去赵国的人其实是孙膑,而不是田忌。但孙膑因为身体有残疾,就没去。所以最后是田忌当了主将,孙膑做了军师。多亏了孙膑的“围魏救赵”计策,他们成功抓住了大将庞涓。桂陵之战后,他们俩都出名了。
公元前342年,田忌和孙膑又一次携手,在马陵之战中大获全胜,打败了魏军十万人,还抓住了魏国的主将太子申,让齐国从此坐上了霸主的位置。
这两场建立了非凡战功的仗,让本来就是皇家成员的田忌更加受到了老百姓的爱戴。
在回齐国之前,孙膑忧心忡忡地对田忌讲:“将军要是现在回去,邹忌肯定会想办法害你。咱们不如先按兵不动,等跟齐威王商量好怎么除掉邹忌之后再回去。”
田忌回答说:“军师,您别太担心啦。”
没想到一回去就被邹忌给算计了:
听说邹忌让人假装成田忌的手下,提着十斤金子在街上招摇,还找人算命,说田忌将军想做大事,想算算运气咋样。
田忌一听这话,火冒三丈,立刻带着一群心腹跑到淄博,打着“清除国君身边的坏人”的旗号去攻打邹忌。结果打了败仗,他就在公元前341年匆匆逃到了楚国。这一逃就是21年,直到齐宣王当上国君,上了年纪的田忌才又回到了齐国。
这里真的是到处都是让人起疑的地方:
1.田忌都打算谋反了,怎么交了兵权以后还这样呢?
田忌带兵这么多年,这次却只领着少数自己的手下,去跟政府军对抗,他难道真的是想造反吗?
如果不是这样,那打这场仗到底是为了啥呢?
3.一小队私人武装竟然敢明目张胆地造反还逃之夭夭,难道齐国的正规军队真的就这么没本事吗?
4.邹忌用的那个“挑拨离间”的招数,真的是为了“除掉田忌”吗?
5.田忌一直觉得自己“忠心耿耿”,没啥对不起别人的,可他为啥不先去说清楚,反倒直接跑到楚国去了呢。
实际情况也许是:
聪明的齐威王难道会瞧不出这“低级”的陷害手段吗?可他还是全盘接受了。
可能就是这么回事:这本来就是他的打算,邹忌只是“按着他的意思来”罢了。
2.田忌心里明白齐威王知道他不可能反叛,可他还是没再多说什么,选择保持沉默。
可能就这么一个原因:田忌心里明白,就算自己不起兵反抗,齐威王也不会放过他。
3.领着点儿私兵去“清君侧”,难道真的是想造反吗?说不定只是想找个借口逃到楚国罢了,不然的话,皇族里的田忌看起来那么像间谍,楚王哪敢轻易重用他呢。
说到那些私兵起事却能安然无恙,原因其实很简单:齐威王压根儿就没打算治他的罪,毕竟大家都是同族人,而且他心里也确实没真想反叛。
从这儿能看出来:
皇帝和大臣心里都清楚他们之间到底是怎么回事。
【三:齐威王看到的,是他想要看到的】
女人谈恋爱时,如果发现另一半出轨,常常会说:“都是那个狐狸精勾引走了我男朋友。”
古代那些掌握大权的皇帝身边,常有传闻说忠臣是被“宦官”暗中使坏给害死了。
齐威王被邹忌一撺掇,就说田忌想要造反。
我就想悄悄问一句:
如果你的男人对第三者没兴趣,第三者难道还能强迫他和自己在一起吗?
邹忌之所以能算计田忌,首先是因为他得先要取得上司齐威王的点头和帮忙吧。
为啥一个人会瞧得上另一个人呢?从心理方面来说:
这是因为他们俩的三观不谋而合。
就像人们通常更喜欢和自己合得来的人,这就是常说的“志趣相投”。
汉武帝到了晚年,瞧着自己的儿子,觉得他越长越不像自己了。
心里特别纠结,还开始犯嘀咕。
这时候,小儿子刘佛陵简直就是汉武帝的翻版,这让老皇帝心里不由得泛起了些许忧愁。
正和二年,只听了江冲等人的一面说法,
太子刘据被人诬陷造反,遭到官兵的到处抓捕,最后实在受不了冤屈,就自己结束了生命。
过了好些年,老皇帝伤心得泪流满面,建了个思子台,还灭了江冲满门三代。
人总得找个说法,来做自己心里想做的事儿。
就好比江冲说我亲生的儿子造反了,我压根儿没见到,但我就直接相信了。
这事是你做的,如果心里不愿意就不会动手,但做了又怕被人指责,所以总得给这事儿找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吧。
比如说,我也是被别人给骗了。
邹忌之所以能受宠,说白了就是因为他懂得顺着君王的心意来。
从田忌这件事上,不难猜出君王到底喜欢啥。
王阳明说过:你心里想啥,眼里就看到啥。
【四:如果田忌赛马没有赢,结局会不一样吗?】
给齐国打拼了大半辈子,最后却被国君猜疑,田忌只好离开去了楚国,坐在楚王赏给他的大房子里。
已经上了年纪的他明天要回自己的老家齐国了。
其实并不是想再当官,只是作为皇室的后代,年纪大了想回到老家安度晚年。
要是我赛马没赢过大王,或者在大王面前显得不够厉害和强硬,
如果不跟邹忌处处对着干,我还能在齐国安稳地过完下半辈子吗?”
或许到了晚年,心思细腻的田忌会不止一次地在心里琢磨这些问题。
但可能情况不妙,打了一辈子仗的田忌,经过多年漂泊后终于回到了老家。望着眼前熟悉又陌生的一切,他心里不由得泛起了阵阵深藏已久的感慨。
就算我那时候装得再听话,邹忌也会对大王说,这是有权有势的田忌故意装出来的,想骗你罢了。
田忌心里有点凄凉,回想起自己这一辈子:“年轻时就被大王看重,有机会为国家出力,也为国家立下了不少战功。虽说后来因为功劳太大,大王对我有了猜疑,但他也没对我下狠手,还让我平安到了楚国。到了楚国,我继续受到重用,最后还得了块封地。想想我这辈子,也算值了。现在大王也走了,好多事,还计较啥呢。”
除非田忌能像乾隆的弟弟弘昼那样,一辈子做个不问世事的逍遥王爷。
一辈子没啥大成就,但皇帝特别宠他。
可能田忌心里明白这里面的利害关系,所以才没多说什么,直接跑去了楚国。就像那东西,说远也远说近也近;清溪的水,说深也深说浅也浅。
月亮太阳最亮堂,夫妻之间情最复杂多样。人和人之间的信任,薄得就像一层纱,看着挺清亮,其实一捅就破。要怎样真心去信一个人,又怎样让人死心塌地信自己,一直到老都不变。这世上,怕是没有比这更难的事儿了。
参考资料:
《田忌和别人赛马的故事》
《邹忌巧妙劝齐王接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