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日的美国天空下,那真是好一出大戏。B-2隐身轰炸机、F-22、F-35,这些钢铁猛禽组成雷霆般的编队,呼啸着掠过白宫头顶。这可不只是为了给假日添点声势,它们是来给一场更盛大的政治仪式“加冕”的。
地面上,总统特朗普正摆开阵势,准备亲手签署一部他称之为“大而美”的法案,号称能让美国经济瞬间“火箭升空”的宏篇巨著,厚达887页。
可这部法案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没消停过,全程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喧嚣和毫不掩饰的对立。它不光是美国历史上篇幅最长的财政法案,更刷新了最昂贵减税计划的纪录。
想让它过关,共和党人几乎使出了浑身解数。参议院里,那场马拉松式的辩论硬是拉扯了超过24小时。众议院那边,少数党领袖哈基姆·杰弗里斯更是豁出去,站着滔滔不绝讲了8小时44分钟,只为拖延一刻,生生创造了国会发言时长的历史新纪录。
连共和党内部,裂痕也像刀刻斧凿一样清晰可见。那些极端保守的“自由核心小组”跟相对温和的议员们,都曾对法案里的某些条款表达过强烈的“不适”,这直接导致它在参众两院都只能凭着那点微弱到让人心跳骤停的优势,勉强涉险过关。
你以为这就完了?不,连商界大咖埃隆·马斯克都跳出来公开唱反调,甚至因此跟总统闹翻。这出政治豪赌,硬是被这些意外插曲点缀得更加跌宕起伏,活像一幕荒诞剧。
仔细翻开这部“大而美”,你会发现它本质上是一张写满了偏袒的账单。核心内容?一份价值高达4.5万亿美元的减税大礼包。它基本上就是2017年那部《减税与就业法案》的plus升级版,继续慷慨地维持着低税率,并将遗产税的免征额拉高到一个令人咂舌的地步。企业在投资上的支出,现在能全额抵扣的范围也变得更广了。
为了争取更多人支持,法案还特意加了一些听起来很不错的临时优惠:比如,小费和加班收入统统免税了。买车的贷款利息也能拿来抵税了。甚至连年收入不到7.5万美元的65岁以上老人,都能收到一份最高6000美元的税收减免。
可这一切看似普惠的甜头背后,藏着一条粗壮的利益输送暗线。其中最招人诟病的一项改革,就是将州与地方税(SALT)的抵扣上限从区区1万美元一下子猛地抬高到了4万美元。这招棋啊,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简直是直接把钱往高收入人群的口袋里塞,因为在美国那些高税州里,他们才是缴纳州税和地方税的大头。
这边厢给富人派发红包不手软,那边厢对社会福利体系的改革却显得异常冷酷和严苛。
为了堵上减税挖出的近5万亿美元巨大财政窟窿,法案磨刀霍霍,计划在未来几年里大砍超过1万亿美元的联邦医疗补助(Medicaid)预算。
从2026年底开始,那些没有残疾、膝下无子的成年人,想拿到医疗补助的资格,就得拿出点真本事——每个月必须工作至少80小时。而且资格审核也从一年一次收紧到每半年一次,需要提交的证明材料更是厚厚一叠,门槛一下高了不少。连给穷人续命的“粮食券”项目也没能幸免,法案规定从2028年起,哪个州发放粮食券的错误率太高,得自己掏腰包承担一部分开支。
这种把财政压力直接甩给州政府的做法,说白了,就是把那些本就最脆弱、最需要依靠联邦政府的群体,一把推向了更风雨飘摇的境地。白宫对着镜头信誓旦旦地宣称,这法案是引领美国迈入黄金时代的“历史性经济增长”。但在外界看来,它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明目张胆的“劫贫济富”游戏。
这部法案在能源政策上的选择,同样耐人寻味,甚至可以说是开历史倒车。它不仅实质性地推翻了前任政府对清洁能源的各种补贴政策,还把那些本该投入绿色能源领域的资金大幅削减。
国会之前批准的几十亿美元绿色能源资金,被直接撤回。什么家庭能源审计、绿色改造这类项目,也都一律叫停。至于新建的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设施,法案里几乎看不到任何实质性的支持条款。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法案把大笔资金一股脑地砸进了传统的化石能源产业。这种对老旧能源模式的死守,以及对新能源发展的无情打压,被许多分析人士痛批为一种历史性的倒退。有专家甚至通过模型测算后警告说,随着这部法案的推行,美国经济在三十年后非但不会“火箭升空”,反而可能萎缩4.6%。警告的声音很清楚:在一个全球新能源产业如火如荼、蓬勃兴起的时代,美国却偏偏选择把宝押在昨日的辉煌上,这无疑是给自身的未来发展狠狠踩下了刹车。
法案里甚至还特意夹带了针对中国的条款,限制在美国电网中使用中国制造的设备。虽然有学者认为,这更多是出于国内政治表态的需要,对中美贸易关系的实际影响可能没那么大,但这种姿态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为了给这份庞大的减税蛋糕和各种支出项目买单,法案拿出了一个简单粗暴到令人咋舌的解决方案:借债。它一次性将联邦政府的债务上限提高了整整5万亿美元,这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最大幅度提升。
然而,这根本不是解决问题,只是把定时炸弹往后推了推。要知道,当时美国的国家债务已经突破了36万亿美元的天文数字,联邦财政支出的很大部分,早就被用于支付那笔巨额的国债利息了。
美国的国债体系,活像一台依靠“拆东墙补西墙”勉强维持运转的巨大机器。到期的国债需要现金赎回,这笔钱从哪里来?只能通过发行新的国债去市场上借,由此陷入一个看不到尽头的恶性循环。那个所谓的国债上限,在国会一次又一次“痛心疾首”地提高之后,也早已形同虚设,变成了一个随时可以调整的数字游戏。
这部法案预计在未来10年内,还要再额外增加超过3万亿美元的支出。这笔巨额账单,最终还是得未来的美国纳税人,也就是他们的子孙后代来偿还。
除了宏观层面令人担忧的财政风险,法案的支出细节也颇值得玩味。国防和移民执法的预算被大刀阔斧地增加,其中有3500亿美元被划给了所谓的“边境与国家安全计划”。
这笔钱怎么花?包括460亿美元用于修建美墨边境墙——那个争议缠身、仿佛永远修不完的“大而美”工程。还有450亿美元用来扩建整整10万个移民拘留床位,这数字听着就让人脊背发凉。五角大楼也喜提巨额拨款,要造新军舰,还要搞那个造价250亿美元的“黄金穹顶”导弹防御系统,听名字就造价不菲。
更绝的是,连航天领域也分到了一杯羹,法案里居然包含一笔8500万美元的专项拨款,计划把一架已经退役的航天飞机千里迢迢地搬到得克萨斯州去。外界评论普遍认为,这更像是一次心照不宣的政治补偿,或者说,是给某个选区或利益集团送上的一份“政治甜点”。
当庆祝的香槟咕嘟咕嘟冒着气泡,战机在天空中划出炫目的轨迹时,法案的签署,被理所当然地宣传为总统任期内的又一次伟大政治胜利。
只是,在这场胜利的喧嚣和狂欢落幕之后,一个更加分裂的社会、一份沉重得压垮未来的债务账单,以及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明天,正静静地等待着。那个被反复承诺、号称能带领美国“火箭般腾飞”的经济增长,究竟会把这个国家带向何方?此刻,没有人能给出哪怕一丝确切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