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九三阅兵前夕,美海军展示无人舰艇炫技,演练中船长误入海底

俄乌冲突这场仗,让全世界都深刻体会到无人作战的关键性。美国方面也不例外,当然也从中吸取了教训和经验,开启了无人作战装备和系统的研发,为将来能应对中国做好准备。

再加上近期有人曝光了中方阅兵演练的照片,有关猜测也开始传开,说是在不久的九三阅兵上,咱们会公布一款新出的对地攻击无人机——FH-97。这架无人机之前就传出过正在研发的消息,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可以和有人驾驶的战斗机协同作战,被大家称为“忠诚僚机”。要是真在这次阅兵上亮相,不仅意味着咱们国家第一款具备战斗能力的隐形无人机研发成功了,还意味着中国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这种类型无人机的国家。

看到中方这边进展得挺快,美方也按捺不住了。最近,美国海军把自己研制的无人舰艇都亮出来,想趁着还没有正式公布之前,抢个先,显摆显摆。

据美媒透露,上个月美国海军在加州外海秘密进行了测试,打算展示五角大楼“最先进”的自主海上无人舰。不过,没想到的是,其中一艘舰艇居然出了故障,正当官员们紧急应对的时刻,另一艘无人舰艇也失控了,直接撞上了故障舰艇的右舷,冲过甲板后掉到了水里。

这次事故,五角大楼选择了隐瞒,不过美国媒体已经把现场的画面给录了下来。除了这次意外之外,几周前的另外一次海军试验也出了点意外。当时,一艘由黑海科技公司研制的无人船突然猛加速,结果带动拖曳的舰艇翻了个底朝天,船长还因此当场被甩进了水里。

事后,美方调查得出结论,这两起事故都跟软件故障和人为失误有关,另外,船上的系统和外部自主软件之间的沟通也出了问题。甚至可以说,美国海军根本不清楚这些系统到底能干啥、不能干啥,所以也没有采取正确的应对战术。

要晓得,特朗普一上台,就把部署无人机集群摆在了重要军事任务的优先位置。在七月份通过的那份“重大美国法案”里,用于海上自主系统的预算居然高达差不多50亿美元。从采购的记录看,美国海军至少已经投了1.6亿美元到那个黑海公司,要求他们每个月都生产几十艘全球自主侦察艇。

不过,现如今看来,美方在这块业务上的进展似乎不太顺利。对特朗普政府来说,搞这块儿难度大,主要和以下几方面原因有关。

技术上的瓶颈确实让人头疼。无人机蜂群作战的技术门槛挺高,涉及飞控、信息交流、人工智能、能源和载荷等好多技术难题。比方说,要实现多架无人机的距离控制和避障算法,难度挺大,蜂群的决策速度也比较慢;在信息传输方面抗电磁干扰能力差,通信链路容易被干扰或破坏。这些问题美方短期内也难以搞定。

更糟糕的是,美国自己没本事搞出一条完整的无人机产业链,从零件制造到组装测试,很多环节都得依赖别人。而且,美国政府还偏偏要去干扰全球产业链,有时候卡这个国家的技术,有时候又封锁那一份合作,结果反倒把自己无人机产业也给堵住了脖子,发展速度自然就变慢。

再者,美方的工业基础逐渐变差,也带来了影响。近十年来,美国的工业基础逐步走下坡路,像汽车这类制造业都出现了衰退,没法为无人机产业提供稳固的工业支撑,导致无人机的成本偏高,技术水平提升也变得难上加难。

再加上美国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不太和谐,企业很难对整体经济政策做出准确的预判和安排,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他们在无人机研发和生产方面的积极性。

到头来,特朗普一上台,就对五角大楼的官员展开了清理整顿,这也对无人设备的研发和推进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美国海军里有个“无人与小型作战舰艇项目执行办公室”,负责人是海军少将凯文・史密斯。这年5月有人投诉了他,不到多久就把他给撤了职。这个部门可不是个普通单位,它可是美国海军的核心采购机构之一,负责无人机海上系统这些装备的设计、研发、建造,以及平时的维护和升级换代,责任重得很。

偏偏在这之前,相关无人机测试还出了点差错,再加上负责人被撤职这事一闹,美国国防部的国防创新局就马上把和一家技术公司签的2000万美元合同搁置了。不光是这样,据说,这个“无人与小型作战舰艇项目执行办公室”还在接受审查,要不就要改组,要不就直接撤销。要这么看,美国自己研制的海上无人机采购,估计得受到点影响,整个无人舰艇的项目推进也可能因此拖一拍。

要是特朗普政府还保持一如既往的姿态,不打算有所调整,那想在无人机集群这个方向追赶上中国,基本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难以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