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逛小区,总能瞅见几个熟面孔的老人往街角的肯德基钻。早上七点多,王大爷拎着保温杯晃进去;下午三点,李奶奶带着小孙子坐靠窗的位置啃汉堡;就连傍晚遛弯的张叔,也总在店门口转两圈,等里面人少了才进去吹会儿空调。要说这夏天热得跟蒸笼似的,老人们为啥放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空调房不去,偏爱快餐店?咱今儿就唠唠这事儿。
头一个事儿,图个方便。咱小区里的老人,大多住的是老楼,下楼买个菜都得爬三楼。党群服务中心虽说就在小区东门,可您想想,从单元楼出来得绕个大圈,穿过广场还得过个马路。肯德基呢?就在楼底下便利店旁边,出门遛弯儿顺道就到了。上个月我跟李奶奶唠嗑,她拍着大腿说:"小同志,我要是去党群中心,得先换双平底鞋,再拿上扇子,走过去得十分钟,我这老寒腿可遭不住。"
再一个,花钱少。快餐店现在搞活动,大杯可乐第二杯半价,汉堡套餐也就二十来块。老人们大多是空着手进去,要杯免费温水,占着座位吹空调,跟老伙计唠唠嗑。党群服务中心倒是免费,可您琢磨琢磨,那地儿是办公场所,前儿个张叔想在那儿歇脚,被工作人员提醒"非办事人员尽量别长时间停留"。老人们讲究个"不给人添麻烦",宁可在快餐店坐俩小时,也不想让人说"占公家便宜"。
还有个实在的——座位踏实。大商场空调足是足,可您瞅瞅那人流,比早高峰的菜市场还挤,找个座儿比抢鸡蛋还难。上次我陪老伴儿去商场,她刚坐下五分钟,就被商场保洁阿姨说"这区域要打扫,麻烦挪个地儿"。肯德基的座位虽说挤巴点儿,可只要不是饭点高峰,总能找到个靠窗的小桌,把保温杯一放,扇子一摇,比在商场里当"流动人口"舒坦多了。
网上有人说"老人敢去党群中心试试,保准被赶出去",这话听着扎心,可也不是空穴来风。我打听过社区工作人员,他们也有苦衷:党群服务中心本来就是办公区,每天要接待居民办业务、开证明,要是随便让人进来歇脚,既影响工作效率,又容易引发纠纷。上个月隔壁社区就闹过一档子事儿,俩老头在会议室打扑克,结果被来办事的居民拍了视频发网上,说"公职人员纵容闲人占场地"。您说,工作人员能不小心翼翼吗?
其实这事儿说白了,就是公共资源跟老人需求没对上榫。老人们要的不是多高档的地儿,就图个"近、便、省"。我家楼下有个社区驿站,去年改造的时候加了空调和藤椅,专门给老人歇脚用,现在那地儿比肯德基还热闹。这说明啥?只要把服务做到老人心坎上,哪儿不是避暑的好地方?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