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理想的马场,该是人与马共享惬意的乐园。
但这份美好,从设计之初就暗藏着关键密码:设计师是否真正懂马?
马场设计远非 “看猫去画老虎” 那么简单。
那些能让马匹健康舒适、骑手安心赛训的马场,背后都暗藏着设计师在马匹饲养、调教、骑乘领域的专业积淀。
所以,想让马术俱乐部不负期待,马场设计师得先过这三关。
第一关:懂饲养,让马住得 “健康”
对马匹而言,马场是家园,设计的核心是满足它们的生理天性。
厩舍是 “卧室”,细节藏健康。
厩舍地面若用光滑的材料,容易导致打滑扭伤;只有硬水泥地,又可能引发腿部肿胀。马场设计师会选择加铺垫料,既保护马蹄,又方便清洁。
同时,厩舍的通风、采光和排水系统必须精准规划 —— 每天排出的粪便尿液需要快速清理。
选择饮水机还是水桶?料槽选择哪款好用?过道的取水点和取电设置在哪里更安全方便?… …
这些都是不懂饲养的设计师最易出错的隐患。
活动空间决定 “精神状态”。
马匹每天需要 2-3 小时自由活动,群体互动更是天性。
如果不懂得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给马匹提供社交空间,TA会因压抑出现啃厩、踢墙等应激反应,甚至抑郁。
懂饲养的设计师知道马匹保持身心活跃的安全空间。
第二关:懂骑乘,让互动 “安全”
人与马的互动安全,藏在每一处细节设计里,这需要设计师懂骑乘、知规则。
避开马匹 “危险盲区”。
马的视觉存在正前、正后盲区,受惊时会猛冲急转。因此,围栏必须采用安全设计,赛训场地地面、调教圈、室内馆的地面需要既保证弹性,又避免过滑。这些设计,正是基于对马匹应激反应的了解 —— 不懂骑乘的设计师,很可能用错材质埋下隐患。
给骑手留足 “安全缓冲”。
牵马道宽度需达 2米以上,方便骑手侧身避让;室外骑乘区周围应预留安全空间,防止坠马时碰撞受伤。
针对不同骑乘需求,场地规格更要理解赛事规则,这些细节,唯有懂骑乘的设计师才能精准把控。
第三关:懂运营,让马场 “省心”
专业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与马的需求,更要让日常运营高效省力。
动线合理减少 “无效劳动”。
饲料库、干草棚应毗邻马厩,减少饲养员往返搬运的时间;洗马区、整理区靠近马房,避免牵马长距离移动。
这种 “就近原则” 设计,能让每天的饲养、护理工作节省 30% 以上时间。
细节设计降低 “维护成本”。
马术场地利用重力自然排水,减少积水隐患;
采用STE奥运马术纤维砂,雨天不泥泞、晴天不起尘。
预留应急空间:伤病马厩、兽医室需靠近机动车道,比赛场边要有救护通道,方便突发意外时快速救治;
场地边缘设置遮阳棚、避雨棚,极端天气下能减少马匹生病概率
—— 马场设计师,是否掌握运营中的 “隐形省钱方案”。
专业,才是马场的 “幸福密码”
一座成功的马术俱乐部,从来不是仅仅是靠外观的华丽,而是以 “人马和谐” 为核心。设计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决定了马场是 “乐园” 还是 “灾难”。
懂饲养,能让马匹生活的健康舒适;
懂骑乘,能让人马训练安全放心;
懂运营,能让日常管理高效节省。
这三重专业积淀,正是打造理想马术俱乐部的关键。
如果您正在准备投资马场,记得先问设计师一句:“您懂马吗?”
因为只有真正懂马的人,才能勾勒出让每一匹马幸福、每一位骑手安心的设计图!
#开马场 #马场案例 #马术培训 #马场管理 #马术教学 #学马术 #马术教练 #马术俱乐部 #骑马 #马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