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网信息安全非常重要,一旦出现安全漏洞,可能导致敏感数据泄露、业务中断等严重后果。
内网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就是一个很好的工具,那这类软件都有哪些?
今天小编分享的是2025年严选6款超实用软件,赶紧收藏哦!
一、安企神软件
上网行为审计
它能够实时监控员工的上网行为,详细记录员工访问的网站、浏览的页面、使用的网络应用等信息。
通过生成的详细报告,企业可以清晰了解员工的网络活动轨迹,便于进行审计和合规检查,确保员工的上网行为符合企业规定,有效避免因员工不当上网行为带来的安全风险和法律问题。
例如,通过分析报告,企业可以发现员工是否在工作时间访问与工作无关的娱乐、购物网站,及时进行纠正和管理。
网络准入控制
严格限制未授权设备接入企业内网,只有经过认证和授权的设备才能访问网络资源。
同时,根据设备类型、用户身份等因素,为不同的设备和用户分配不同的网络访问权限,进一步增强网络安全性。
比如,对于外来访客的设备,仅给予其有限的网络访问权限,防止其对企业核心网络资源造成威胁。
文件加密
透明加密:在不影响员工日常操作习惯的前提下,自动对敏感文件进行加密。
文件在企业内部授权环境下可正常打开、编辑和流转,但一旦非法外发至非授信环境,文件将无法正常打开,显示为乱码,有效防止文件被非法获取和使用。
复制和剪贴板加密:限制文件的复制和通过剪贴板进行数据传输的行为,防止员工通过简单的复制粘贴操作将敏感信息泄露出去。
敏感文件报警
实时监测对敏感文件的操作,一旦发现有异常操作,如未经授权的访问、修改、删除、外发等行为,立即向管理员发出报警信息。
管理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阻止敏感文件的进一步泄露,降低企业损失。
例如,当员工尝试将标有 “机密” 的文件发送到外部邮箱时,系统会即刻触发报警,管理员能够迅速介入处理。
文件操作记录
详细记录员工对文件的各种操作,包括文件外发、拷贝等行为。
这些记录可以作为日后审计和追溯的依据,在出现数据泄露等安全事件时,帮助企业快速定位问题根源,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比如,通过查看文件操作记录,企业可以清晰知晓某份重要文件在何时被何人外发,以及外发的具体途径和对象。
禁止程序发送文件
禁止指定程序发送文件,防止员工通过即时通讯工具、邮件客户端等程序将敏感文件发送出去,有效堵塞数据泄露的重要渠道。
例如,禁止员工使用微信、QQ 等聊天工具发送公司内部的敏感文件,降低文件通过此类途径泄露的风险。
安全区域限制
可以设置不同的安全区域,限制不同部门之间查看对方文件,确保部门间数据的独立性和保密性。
例如,研发部门的文件对于销售部门不可见,防止研发机密信息被无关人员获取。
U 盘和打印机管控
对 U 盘等移动存储设备进行严格管控,可设置 U 盘的使用权限,如只读、禁止使用等,防止员工通过 U 盘随意拷贝数据,避免数据被非法带出企业。
同时,对打印机进行管理,记录打印操作,限制非授权人员使用打印机,防止敏感信息通过打印途径泄露。
例如,对于涉及公司核心机密的文件,禁止通过打印机打印,如需打印,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流程。
文档水印
文字水印:在文档中添加可见的文字水印,如公司名称、保密声明等,提醒使用者文件的归属和保密性,同时在文件被非法传播时,便于追溯来源。
二维码水印:通过添加二维码水印,可包含文件相关的特定信息,如文件编号、所属部门等,扫码后能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增强文件的可追溯性。
图片水印:在文档中嵌入图片水印,同样起到标识和追溯的作用,并且图片水印可以根据企业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
隐形的点阵水印:这种水印肉眼难以察觉,但通过特定技术手段可以识别,为文档提供了更高级别的安全保护,即使文档被恶意处理,水印信息仍有可能被恢复,用于追踪泄密行为。
文件外发包
设置文件外发的相关限制,如限定文件的查看次数、查看时间、允许查看的设备,以及禁止打印等。
当企业需要将文件外发给合作伙伴或客户时,可以通过创建文件外发包,确保文件在外部环境中的使用受到严格控制,既满足业务需求,又保障文件的安全性。
例如,将一份重要的项目方案外发给合作方,设置该文件只能在指定的 3 天内查看,且仅允许在合作方的特定设备上打开,同时禁止对方进行打印操作。
禁止截屏
阻止员工使用常见的截屏工具,如系统自带的截屏功能、第三方截屏软件等,防止员工通过截屏方式获取敏感信息。
当检测到有截屏或录屏行为时,对正在显示的加密文件进行黑化处理或隐藏,使截屏和录屏内容无法获取到文件的真实信息,进一步保护文件内容不被泄露。
例如,当员工试图对包含敏感数据的加密文件进行截屏时,文件区域会瞬间变黑,截屏结果中无法显示文件内容。
邮件防泄密
邮件发送记录:详细记录员工发送邮件的相关信息,包括邮件内容、收件人、发送时间等,方便企业进行审计和查询。
在出现邮件泄密事件时,能够快速查阅记录,了解邮件的发送情况。
邮件发送限制:设置邮件发送的限制条件,如禁止发送包含特定关键词或敏感信息的邮件,限制邮件的大小、收件人范围等。
例如,当员工邮件内容中包含 “机密”“核心数据” 等关键词时,系统自动阻止邮件发送,并提示员工注意邮件内容的保密性。
邮件白名单:建立邮件白名单,只有白名单中的收件人地址才能接收员工发送的邮件,避免邮件误发或被恶意发送到外部非信任邮箱。
邮件禁用:根据企业需求,可对部分员工或特定时间段内的邮件功能进行禁用,防止因邮件使用不当导致的数据泄露风险。
例如,在项目关键时期,对涉及核心机密的部门员工禁用邮件发送功能,避免敏感信息通过邮件泄露。
二、Check Point Infinity
其防火墙功能强大,能够实时监测和拦截网络攻击,对进出内网的流量进行深度检测和过滤,有效抵御各类网络威胁。
智能威胁防御技术可自动识别和应对新型网络威胁,通过实时分析全球威胁情报,及时更新防护策略,为企业内网提供持续的安全保护。
例如,在面对零日漏洞攻击时,能迅速做出响应,阻止攻击行为,保障内网安全稳定运行。
三、Palo Alto Networks PAN - OS
它能够识别数千种应用程序,可阻止恶意应用和非法操作,有效防止员工访问恶意网站或使用存在安全风险的应用程序。
具备高级威胁防护功能,可有效抵御高级持续性威胁,通过持续监测和分析网络活动,发现潜在的隐蔽攻击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范,为企业内网构建起坚固的安全防线。
四、Cisco Identity Services Engine(ISE)
它能够基于用户身份、设备类型、位置等多种因素,对网络访问进行精细化控制,确保只有合法的用户和设备能够接入内网。
同时,ISE 具备强大的策略管理功能,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灵活制定访问策略。
比如,企业可以设置员工在办公室内和出差时具有不同的网络访问权限,在办公室内可访问更多内部资源,出差时则限制部分敏感资源的访问,既满足员工工作需求,又保障内网安全。
五、Fortinet FortiGate
它能够实时监测和拦截网络攻击,对进出内网的流量进行深度检测和过滤,有效抵御各类网络威胁,保障内网安全。
在面对大规模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时,FortiGate 能够迅速识别攻击流量,并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如流量清洗等,确保企业网络的正常运行,避免因网络攻击导致业务中断。
六、Microsoft Advanced Threat Analytics(ATA)
它通过分析 Active Directory 中的用户和设备行为,识别异常活动和潜在的安全威胁。
利用机器学习和行为分析技术,ATA 能够发现传统安全产品难以检测到的隐蔽攻击。
例如,当有黑客尝试通过模拟合法用户的行为进行权限提升或数据窃取时,ATA 能够通过分析用户行为模式的细微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并发出警报,帮助企业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安全威胁。
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啦,如果有其他问题,可以直接评论区留言~
责编:小雨
#内网信息安全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