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世界机器人大会盛大开启,这场科技盛会宛如一扇通往未来的窗口,众多机器人在此登台亮相,全方位地展现出科技的迷人魅力。
步入大会现场,仿佛踏入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机器人王国。这里汇聚了来自全球各地的 200 多家企业,携 1500 余件展品争奇斗艳,其中首发新品多达 100 余款,较去年实现翻倍增长。
在众多机器人品类中,人形机器人无疑是最受瞩目的焦点之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 Q 系列人形机器人吸引了无数目光。以 Q5 机器人为例,它正精准地进行着柔性线缆插接操作,将 USB 充电线稳稳地插入充电槽。这一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却蕴含着极高的技术难度。中国科学院院士乔红介绍,Q5 机器人的精度达到了惊人的 0.1 毫米装配精度,且能完成软性材料的插接。不仅如此,Q 系列机器人还展示了挂扳手、采摘苹果、射箭等多种场景下的操作,令人大开眼界。目前,科研团队已成功推出五代 Q 系列人形机器人,并在工业、农业等不同领域展开技术验证,第六代产品也即将惊艳问世。
除了人形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同样表现出色。这类机器人能够代替人类执行特殊任务,可涉足人类难以抵达的场所。比如,操作人员戴上数据采集手套,特种机器人的手臂便能同步做出相同的手指动作,其手部的灵活性令人赞叹。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王鹏表示,这款机器人主要模拟人类上肢能力,核心技术在于采用了仿筋腱驱动与刚性驱动相结合的刚柔耦合灵巧手设计技术,使其动作更加通用且柔顺。
在大会上,有关具身智能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的重要成果相继发布。《2025 具身智能机器人十大发展趋势》从设计、软硬件、数据集、协同发展等十个维度,为具身智能机器人的未来发展绘制了清晰蓝图;《2025 人形机器人十大潜力应用场景》则明确指出工业通用操作、汽车制造、商业服务等十大应用场景,为人形机器人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落地指明了方向。
此次大会不仅是机器人技术的展示平台,更是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众多科研机构和企业在这里交流合作,共同探索机器人在各行业的深度应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先进的机器人技术将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世界带来更多惊喜与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