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派核潜艇后普京态度转变:愿与乌谈判但非此刻
特朗普与梅德韦杰夫之间的这场虚拟对抗,使得原本紧张的俄乌关系变得更加紧张,普京的言论,到底是表现出软弱,还是隐藏着其他含义?
梅氏口嗨引风波
梅德韦杰夫,这位对伏特加情有独钟的俄罗斯前总统,在过去三年中屡次向美国和西方国家发出核威慑。此次,面对特朗普对俄乌冲突停火期限的设定,他不仅嘲讽还提到了“死亡之手”系统。然而,这句言论却被特朗普视为“核威胁”,瞬间加剧了局势的紧张程度。
特朗普强硬回应
特朗普不可能袖手旁观,他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发声,针对梅德韦杰夫的威胁,已经将两艘核潜艇部署到了指定区域。据他所述,这些潜艇已经接近了俄罗斯领海。根据目前美国在役潜艇的情况来看,它们可能是洛杉矶级或弗吉尼亚级,但它们对俄罗斯的威胁并不大。
制裁已成“旧招”
特朗普之前发出“最后通牒”,指出如果俄乌两国在规定时间内未能实现停火,美国将实施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举措,其中包括向乌克兰提供新型防空武器等。然而,美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已经进行了十几轮,到了2024年,美俄之间的贸易额仅有34亿美元。此外,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援助的情况也已经出现,乌克兰已经全面融入北约体系,俄罗斯也对此作出了回应。
潜艇“施压”有限
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并未构成真正的威胁,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市场已经转向了亚太地区。特朗普派遣了两艘核潜艇进行所谓的“极限施压”,这实际上是在执行他的“赢”的哲学。然而,这种施压手段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局势的发展趋势。
普京表态谈判
特朗普作出派遣潜艇的决定后,普京在与白俄罗斯总统的会晤中表达了愿意与乌克兰进行谈判的意愿,但强调需要合适的时机。一些媒体错误地解读为普京向特朗普示弱,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普京并未因制裁而屈服,就在前一天,他还宣布了新型高超音速中程弹道导弹开始量产并交付使用,这些导弹还将被部署在白俄罗斯。
局势何去何从
俄乌之战持续三年,俄罗斯在这场战争中既有所得,亦有所失。普京总统急于结束战事,并吸收战果,这显示出俄罗斯在战场上拥有独立决策的能力,并非仅仅因为特朗普的压力而选择进行谈判。
在目前的形势下,你觉得普京挑选的谈判时刻究竟会在何时出现?恳请大家为这篇文章点赞、转发,并留下你们的看法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