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田老板盯着菜单上的价格标签发愁,他的牛肉饭从480日元涨到650日元,顾客直接少了一半。 这背后是日本9.1万亿美元债务的冰山一角:2025年第一季度,全日本1.5万种食品集体涨价,牛奶面包涨幅超10%,普通家庭餐桌上的账单越来越长。
36.2万亿美元国债加上地方债,美国总负债突破40万亿美元,摊到每个美国人头上是12万美元,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两年多的收入。 2025年联邦政府光付利息就花了1.13万亿美元,历史上首次超过军费开支,成了财政头号吞金兽。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像一记回旋镖:对华加征145%关税推高进口商品价格,通胀下美联储不敢降息,联邦债务利率从2020年的低位飙到4.4%。 借钱成本暴涨让720亿美元国债拍卖遇冷,单月被抛售500亿美债,10年期美债收益率冲上5%。
各州政府被迫“割肉止血”:华盛顿特区裁掉3.37万个岗位,半数州缩减公共服务,社区医院缩短营业时间,公立学校砍掉校车班次。 超市物价飞涨,工人抱怨工作机会减少,但财政支出的大头仍是军费和利息,8952亿美元国防预算中,492亿砸向核潜艇和轰炸机,99亿强化关岛导弹防御。
1323万亿日元债务(约9.1万亿美元)压得日本喘不过气。 债务占GDP比重高达227%,比当年破产的希腊还夸张。 每个国民背债1063万日元,相当于扛着一座小山头过日子。
央行的“救命稻草”去年突然撤走:停止购债政策后,3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到3.14%,20年期国债拍卖冷清到创1987年最差纪录。 借钱成本暴涨让政府雪上加霜。 美国背后一刀:对日本汽车加税直接砍向经济命脉。 汽车占日本出口的五分之一,关税让丰田本田利润缩水十几亿美元,零件厂一个月倒闭23家,供应链瞬间断裂。
社保支出吃掉GDP的25%,42万亿日元财政预算填进养老窟窿。 全球最大养老基金GPIF单季亏掉8.8万亿日元,年轻人找不到工作,老年人打零工维生。 超市便当悄悄缩水,大米涨价20%,民众抢购平价罐头囤货。
86.1万亿元人民币(约12.3万亿美元)的政府债务,负债率65%,不到美日的一半。 这背后是一套精准的“债务手术刀”:10万亿化债计划中,6万亿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专项债给地方“补血”,3.6万亿再融资债把高息短债换成15-20年低息长债,光利息就省下近千亿。
钱往哪里花? 美国砸军费,日本填社保,中国却把钱变铁轨和信号塔:4万公里高铁网让京沪线年赚127亿,县县通高速帮贵州农产品出山;5G基站带动5.6万亿经济活动,创造800万个岗位;广东冷链物流中心把荔枝损耗率从30%压到5%,农民收入涨20%。
隐性债务被阳光化监管:14.3万亿城投债纳入台账管理,某西部省份财政局长松了口气:“以前利息占收入三成,现在能喘气了。”公积金利率下调、家电下乡、消费券发放,每一笔钱都落在民生毛细血管里。
当美债流拍、日债遇冷时,中国超长期特别国债遭疯抢,认购倍数冲到5倍。上海基金经理李明点破关键:“投资者买的不是债务数字,是背后能生钱的资产。 ”